一些人是因为旧怨的顾虑,这些人大多都是建康朝廷的旧臣,他们对桓氏一族的人,总是多有忌惮。
就算是桓冲,也只是他个人可以得到大臣们的认同而已,但是,桓氏一族的其他人,他们还是很戒备的。
会不会又来惹事啊,这些人……
尤其是听说,桓冲这一次不是自己来的,他还带了大队人马一起进城,这就更加重了他们的猜忌心理。
谁知道这些桓家的人,合起伙来又要捣什么鬼?
还有一些人,他们的顾虑就是非常现实的了。
比如北府的那些好兄弟。
他们来了,那我们呢?我们怎么安排?
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现在琅琊王府才只是草创阶段,各个方面还都很不完备。
规模也并不算庞大,现在等着为王谧效力的人,都已经踏破了门槛了,再来一帮荆州的人,那今后,他们北府的这些将领还能有优势吗?
前途堪忧!
虽然争斗还没有正式开启,但是,暗流却已经涌现。
对于即将开始的北伐来说,这样的情势也不知道是喜是忧。
等到真的走到战场上,他们还能团结吗?
这真的是个大问题,而且,非常难解决。
跟着桓冲一道从荆州赶过来的,除了荆州的那些人才,还有数万荆州兵。
这些还只是已经抵达京口的,还有更多的荆州部队在路上,正源源不断的赶往都城。
这一回,桓老爷子可是下了血本,几乎是把荆州的家底全都鼓捣出来了。
这也把他的决心全都表现了出来,还有什么比既出钱,又出人来得更加直接。
你看,谁说我桓氏一族和朝廷离心离德?
我现在不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吗?
除去那些想为了自己考虑的私心,桓冲也还是有一些公义的,平定中原,这是大晋多少年来的夙愿了。
一代又一代的人,不间断的奋斗,可惜,时间越往后走,他们的成功却越来越少。
甚至把那些曾经属于自己控制的领土也一点一点的丢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