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算是有了兄弟情义。这以后,在王谧那里,荆州兵也好,谯郡桓氏也好,也算是有了面子。
这还不说,桓老将军还注意对人才的培养。
比如徐羡之之类的年轻人,就是在他的提拔之下被派到建康城来投奔的。
这都是桓冲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才,既然没有回程的意思,那就说明,徐羡之得到了王谧的认可。
这样一来,桓老爷子也放心了。
接下来,他们桓氏一族的人才也不能落后,必须也扒拉出来几个,送到朝廷上。
这样以后,在新建立的朝廷上,才能够更有话语权,也能算是跻身朝廷重臣了。
而桓冲用心良苦选出来的人,自然是相当的优秀了。
绝对的人才,还非常年轻。
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,在桓冲的眼里,这一位少年可是比徐羡之更优秀了。
绝对是他桓氏一族的千里驹,他有自信,只要是王谧见了他,一定会非常欣赏的。
根本就没有不喜欢的理由。
而此刻还在建康城忙碌准备的王谧,也收到了京口那边送来的消息,他不得不佩服,他这边送去的消息恐怕还没抵达荆州,桓冲就已经来着大队伍赶过来了。
这只能说,是心有灵犀。
不等王谧召唤,桓冲就知道,北伐即将开启,这场大战,绝对少不了荆州兵出力。
更令人欣喜的是,桓冲对于王谧的爱好是了解的相当清楚了。
除了他自己,桓伊也被他拉上了。
这也太贴心了!
要知道,就在不久之前,桓伊还在江州镇守,而现在就可以一同赶赴京口,和王谧汇合,这就说明,他也是很早就启程了。
这样就太完美了!
正合吾意!
桓冲性情舒朗,是个做主将的好材料,至少,他可以让手下的士兵都保持一个昂扬的心态,效忠于他。
但是,论及打仗的战术,老实说,和桓伊还是无法相比的。
桓伊年轻,前途无量,人也机灵沉稳,这些都是他硬件上的优势,更重要的是,他有一颗熟练运用各种战术的头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