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来,风险大过利益;二来,一旦闹翻就直接撕破脸了,没什么必要。
哪怕薪资提高,也就在标准之内,何必呢。
莱曼想了一想,拿起电话通知约翰逊,“公司有新项目,《纽约行》的续作可以提上日程了,你去跟扎导的经纪人谈谈合作事宜。”
既然都决定了,行动自然很快。
而且扎导心里对这个助他发家的系列颇有感情,让他来选也肯定不愿意放手,所以只是在执导薪酬上有所疑问,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不过等约翰逊拿回谈判后的第一版合约,约瑟夫却是说道:“已经1500万基础薪酬了吗?”
原来,扎导的经纪人按照市价给了一个初步的回复,其实吧,早在《300》球破了三亿,许多制片厂天天拿着项目找他,开价什么的大气的很,要不是扎导跟萤火虫的关系不错,也不想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,去接别人的片约,估计早没档期了
“这个扎导没失手过,两部电影还都破了球四亿,很吃香的。”约翰逊略微解释了一句。
他在caa的内部,可是知道扎克-施耐德的评级噌噌噌的往上涨,已经是一线大导了。
好莱坞本就是这么现实,一个能带来巨额利润的导演,怎么可能待遇不好——别说什么是主角提供的项目,《蝙蝠侠》还是华纳的呢,原时空诺兰的片酬不照样涨得飞起,这本就是两码事,总不能说些什么培养的鬼话,让人家一直拿低价拍片吧,人又不是你奴隶
莱曼毫不在意的摆摆手,如果他往外接片,早过2000万薪酬了,他只是说道:“该人家拿的总归是人家值这个价,他的经纪人倒是没有乱来。约翰逊,如果没问题的话,你就再跑几趟吧,就照这份合约执行,他的工作室依旧拿2成半的北美收益。”
莱曼发了话,约翰逊便顺着意思继续跟扎导谈,直到方方面面的细则都谈妥。
等人离开,办公室里又恢复安静。
《纽约行》+《行尸走肉》的造势,估摸着《我是英雄》只要拍好,扎导又是个懂观众的——商业气息大于艺术气息,为了票房,他自己就可以让步妥协,怎么着票房都不会比第一部差。
虽说拍摄团队的组建,乃至第二部大场面的花销肯定惊人,稍作计算就到15亿左右了,加上演员卡司什么的,可能制作支出就接近两亿。
这么一来,纯算北美市场,票房最少过3亿,纯算海外,至少6亿才堪堪保本。
莱曼现在也是知道越是高投资越是风险如此之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