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者说,这位导演最擅长的就是阴郁风格,不过这部电影篇幅很短,正片内容才不到70分钟,刻画的还是一个被欺骗的人孤独又绝望的人生轨迹,看着就很压抑,也是大部分观众不喜欢的那种残忍到真实的悲剧。太冷酷了,题材又不新颖。得奖几率蛮小的;
然后就是《三月的青年》——竞争力也不算很强。导演派得罗-柯斯塔是葡萄牙人,而葡萄牙电影一向在国际上不太吃香,关键电影剧情也很平淡,题材也不顺应风向,比上述两者还要低些。
是以,《通天塔》在第二等候阵营里算是比较突出的。
再然后《老无所依》基本内定一个大奖,没什么好说的。毕竟戛纳电影节是法国官方电影节,除开莱曼,还有好几位法国电影人的作品入选了,扶持意味有目共睹。
反正,每一届戛纳电影节的召开,要是没法国作品入选那才是怪事......
而在第一梯队里,除了竞争力最高的《回归》、《风吹麦浪》,还有一部《光荣岁月》不能忽视,导演约翰-保曼也是位国际大导了,最擅长的就是以华丽的影像风格讲述扣人心弦的故事。
换言之,这位在剧情和镜头上都很有特点,早在1970年,就靠着一部《最后的莱奥》夺得戛纳最佳导演。
而《光荣岁月》也算是必看喜剧片单之一了,导演用一个小男孩的视角,回忆着自己童年时候的一些事情——约翰-保曼的自我代入之作。
混乱的战争年代,到处都是战火,可儿童们总能在成人认为悲惨的生活里找到快乐的源泉。
姐姐的袜线、德国人的果酱、偷摸看女孩子洗澡和在河水里捕捉大鱼......
此片绝对是大家风范,与《风吹麦浪》相比,走的路子是用轻松的调调看待战争,甚至还调侃学校大楼被轰炸、倒塌,孩子们欢喜的大叫不用上学。幽默范十足,但又确切的讲出了那段历史。
对所有的竞争对手有个分析了解之后,现在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关于院线放映的事。
——再过四天,《老无所依》就要推入北美院线。
这方面,蓝蝶影业大约调来了1750家左右的银幕数量的分配,还是蛮不错的,毕竟这一次是独立发行。
当然,莱曼更多的是在关心受众市场,以及《达芬奇密码》的压迫力。
整个五月末段的档期,目前的票房冠军就是前不久公映的《达芬奇密码》,首周末在北美一地便拿下7700万,并且口碑很少受到宗教人士抵制从而下降。
在打出“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密码”的宣传标语后,各地观感还是蛮复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