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狂怒》有看头吗?当然,所以,它成功了。
这一事实让吕克-贝松更加坚定了拉拢莱曼,和继续扶持新兴导演的念头。
要想法国电影真的在国际上有所作为,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。
“莱曼,好久不见,你都成了戛纳的骄傲代表。”
一行人刚出了巴黎机场,就被带着来到了欧罗巴影业的总部大楼。
一见面,还是吕克-贝松亲自来迎接,看着旁边不少开会时的熟面孔,显然,欧罗巴影业的高层力量差不多都来了。
“好久不见,吕克-贝松先生。”莱曼礼貌的握手道。
“戛纳的骄傲。”
这是戛纳媒体最近重点的宣传标题,莱曼也在车上看过相关的报道了,知道吕克-贝松的调侃意味。
其实这也是他没想到的,本来吗,宣传导演就有些私心在里面了,可没想到戛纳方面又是个意外之喜。
想想也能理解,戛纳虽然是法国电影气息最浓郁的一个小镇,但大多数时候,却是靠着“戛纳国际电影节”这块金字招牌在那撑着,真要说拍摄电影,也更多的是作为取景地的身份存在,而不是说他们有多少多少演员,多少多少知名的导演。
而莱曼呢,却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人力量,还是现阶段全国的焦点,27岁年龄更是让人对他充满了期待,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是在戛纳本土出生和长大的了。
身份的问题尤其重要,也就不怪戛纳的媒体们那这个名头来大肆宣传了。
他们每一年除了举办电影节的那几周声势浩大了一点,其余的时候,基本平静的让人心慌。
而新闻杂志什么的,没热点那哪能行?没有都要炒作一个出来,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直接可以参与的行动,更是恨不得把他夸到天上去。
甚至有报纸喊出了“进军好莱坞第一人”的口号,而荣誉者也正是莱曼。
不过吗,这些对于莱曼这个当事人来说就是有些惶恐了,他现在是火上加火,在戛纳更是声名远播,但却莫名的感受到了一股沉重的压力。
这是要......捧杀啊。
“谢谢。”莱曼有些萧索的说道。
吕克-贝松愣了愣,有些奇怪莱曼的兴致看起来不怎么高。
不过也没多想,还以为是长途跋涉之下身心有些疲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