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斗气书院 > 历史军事 > 万历明君 > 204.第198章 带雪煎茶,和冰酿酒

204.第198章 带雪煎茶,和冰酿酒(2 / 5)

皇木,指的是为皇帝采办的木材,在《金瓶梅里,西门庆就查出了官员侵吞皇木。

采办皇木的这笔钱是从地方的税收上抵扣的——在外衙门差官采办各样材蜡、并皇木等项,俱于原处领有银两,扣抵赋役。

按理来说,是不应当向百姓再度收税的。

那么梁汝元抗税的缘由就值得商榷了。

显然是地方官府在额外摊派皇木税,才引发了梁汝元所属的大族对抗官府。

大明朝的律令很刻板,尤其体现在法条上,极其完备。

既然非法收税,又怎么能说得上是抗税呢?

大明朝的律令很灵活,尤其体现在自由裁量上。

官府有错在先,举人奋起反抗,冲突之下不慎杀了人而已,又哪里有罪呢?不仅无罪,还得称一声儒侠!

所以,徐阶说这话,是单纯地在补充前因后果,还是在替梁汝元开罪呢?

朱翊钧心中怀疑,却并没有挑破,只是示意胡执礼继续说。

胡执礼略有些不满地瞥了徐阶一眼。

而后他才收回目光继续说道:“其人逃了戍边之刑后,便化名何心隐潜入了京城,随后创办了四门会馆,以四门会为名,纠集结社散播邪说淫道……”

话说到一半。

只见皇帝皇帝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,哦了一声。

“哦!何心隐!”朱翊钧打断了胡执礼,转头看着徐阶,嗤笑道,“难怪徐少师‘听闻过一二’。”

说梁汝元他还不太清楚,一说何心隐这个名字,他立刻便对上号了。

敢情是化名。

如果是何心隐的话,那也怪不得胡执礼张口闭口就是邪说了,其人的理念,还真是当得起这个称呼。

何心隐主张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,这些纲常,都不能体现出人的“至善”,只有“朋友”可以。

父子、君臣,都没有能跳出一般狭小的樊篱,只有朋友之交,才是后天而至先天之交,可谓交之尽也,也就是社会关系的极致体现,是人实现自我意识超脱的根本。

既然朋友这么重要,那要怎么亲亲朋友,也就是怎么实践呢?

那就是破除一般的身家,建立一种超乎身家之上的朋友关系,理念相同的人应当凑到共同志向之下交友,他称之为“会”。

不同的理念,可以聚集不同的“会”,以“会”来治理天下。

天下士农工商之家,都以藏于会,而士农工商,乃至皇帝,都只是“会”中不同的身份职业而已,不分高低——当然,也不是所有身份都能被囊括其中,就像勋贵,何心隐便认为勋贵们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,既无才也缺德,算不得职业,只是寄生虫而已,什么会都没资格加入其中。

这种学说评价为离经叛道,都算轻拿轻放。

对已经初显把皇帝拉下马的苗头,官府但凡有恭顺之心,都会自觉将其缉拿。

但是嘛。

这种儒侠在招揽到一定的势力后,社会关系想简单都简单不起来,就像大侠邵义、方与时暗中是高拱的爪牙一样,何心隐聚集势力后,同样有人拉拢。

何心隐门人的吕光,是徐阶的入幕之宾。

何心隐的招揽的门客方士蓝道行,是扳倒严嵩的导火索——蓝道行给世宗皇帝翻译的仙语,乃曰“嵩奸而阶忠”,世人都说是徐阶指使。

这般不清不楚,衙门自然忌惮,于是便对何心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反正皇帝对天下事也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知道。

而当年有嫌疑为其撑伞徐阶,恐怕就不是听闻过一二这么简单了。

面对皇帝的冷笑,徐阶眼皮一跳。

皇帝先前分明还一副毫无了解的模样,他也就按照多年以来的习惯,趁机润物细无声了一句。

谁知道,皇帝竟然转眼就换上了眼下这副一清二楚的神情。

徐阶连忙出言撇清:“陛下,臣只是当初在内阁辅政时听闻过其人,如今已经十余年不曾听闻了。”

顺口点一句因果,尚且不算犯忌讳,要是非得梗着脖子帮忙说话,那就太不上道了。

朱翊钧闻言,不置可否。

他转过头看向胡执礼:“那此人又为何领着会员来辱骂朕?”

在舆论场上,往往越强大的人越弱势,越弱小的人越强势。

御史谭耀只能暗中谤讥于市朝,才能引起部分人的共鸣;而这些在野的士子可以面刺皇帝,士林天然就会升起认同之心;要是换老百姓来骂,天下舆论大多会直接偏向后者。

所以,不同人的辱骂,处置起来也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杜林日记 谍战:红色掌柜 早安大明 亮剑:老李要枪不要! 从博德之门开始的无限旅途 寒门枭主 明渣的逆袭 万历明君 神尊强宠,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人在大唐,父慈子孝